【智能仪器网讯 记者张强】毛细管电泳使得分析化学从微升水平迈入纳升水平阶段,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中曾做出过突出贡献,并为单细胞、单分子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了探讨交流毛细管电泳技术及仪器产业发展前景,2025年11月1日,由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淮阴工学院主办,悟空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中仪宇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毛细管电泳及相关方法学术报告会在淮阴工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人员、媒体记者等百余名参会代表汇聚一堂,共襄盛会。

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主持。淮阴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秦家沛、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经华研究员为大会致辞。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叶玮教授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概况及教学科研工作为当地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服务的情况。淮安曾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乡,这里盐的储量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新盐都”,同时稀有非金属矿产资源凹土含量丰富。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许多盐化工、凹土纳米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得全国首个凹土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淮阴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秦家沛致辞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经华研究员致辞

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叶玮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介绍
多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分享了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
大会报告环节
重庆大学夏之宁教授将毛细管电泳与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纳流液相色谱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毛细管电泳载样量少,灵敏度高,但可操作性和重现性限制了使用群体,因而多年来其应用不够广泛,毛细管电泳仪器的市场占有率远低于液相色谱仪。夏之宁教授探讨了毛细管电泳技术及仪器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如提高毛细管柱的柱效和分离度,发挥其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技术优势;增加塔板数、峰容量,屏蔽电渗流(EOF),瞄准检测重现性、迁移时间重现性、检测限等,改进仪器结构;拓展生物、颗粒物、手性、临床、活性筛选等分析与检验应用场景等。

重庆大学夏之宁教授作报告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陈大勇教授分享了毛细管电泳与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陈教授搭建的CE-MS系统与LC-M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比较,整体蛋白质分离鉴定中基于“top-down”策略,可以在完整蛋白质谱分析中获得更精准、更完整的蛋白质信息,且低聚肽、寡肽、大肽、多肽覆盖度均有很好的表现。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陈大勇教授作报告
兰州大学陈兴国教授报告题目《OT-CEC和CE-MS新体系研究》。陈兴国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了新型手性COFs涂层材料,成功制备出手性涂层毛细管;构建了性能优异的分离手性药物的CE新体系;研究了相应的手性分离机理;发展了性能优异的用于神经递质检测的CE-MS新体系。

兰州大学陈兴国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总结了我国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发展现状。虽然近年来有关毛细管电泳技术的论文发表数量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研究工作走到了尽头,相关技术一旦突破,各种专业化应用或将会喷发式涌现。与传统液相色谱相比,毛细管电泳分析在某些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技术发展瓶颈。毛细管电泳作为分析测试技术的全能选手,是糖组学、表观遗传学等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当下其制备效率、高重现性、检测器灵敏度、联用技术等有待进一步突破,另一方面,目前仪器整机价格偏高,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工智能、纳米孔技术未来或将为毛细管电泳及其联用仪器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作报告
邀请报告环节
会议邀请了业内众多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后续的文章里将继续为大家精彩呈现。
以下为报告专家及报告题目

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 报告题目《复杂样品微流控分离富集/增敏检测一体化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康经武研究员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回顾与展望》

北京大学张新祥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 定性与定量分析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刘笔锋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生物分析》

郑州大学张书胜教授 报告题目《富氮共价有机框架基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及电色谱性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曹成喜教授 报告题目《等电聚焦电泳新技术设备及其医药应用》

广西师范大学赵书林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芯片毛细管电泳的外泌体和单细胞定量分析》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邓瑾琦副研究员(孙佳姝研究员课题组) 报告题目《基于微流控热泳的生物分离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杨屹教授(宋佳一副教授代作) 报告题目《基于多孔框架的功能材料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兰州大学蒲巧生教授 报告题目《芯片电泳多功能添加剂》

中国科技大学钟文婉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在生物纳米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旭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无胶筛分与毛细管区带电泳中的迁移规律》

上海交通大学任吉存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研究及其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闫超董事长 报告题目《固化pH梯度毛细管等电聚焦和毛细管电色谱的研发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齐莉研究员 报告题目《基于手性氨基酸/寡肽/离子液体/聚合物配体CLE-CE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付琦峰教授 报告题目《面向性能瓶颈调控的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理性构建及应用》

江苏大学张琪教授 报告题目《低共熔溶剂作为毛细管电泳新型分离介质的探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万讯自控重庆仪器仪表研究所 张政 报告题目《毛细管流通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及在微塑料颗粒流式计数的应用》

宁波大学张振宾研究员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在高灵敏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谭志强研究员 报告题目《基于电场流分离技术的金属纳米颗粒分析表征新方法》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乔娟教授 报告题目《精准调控环糊精空间朝向的OT-CEC手性分离方法构建及应用》

重庆大学药学院夏岚 报告题目《纳米金刚石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构建及其协同分离机理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尹学博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联用及相关技术》

兰州大学陈宏丽教授 报告题目《检测神经递质的CE-MS方法开发和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宋佳一副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MOFs封装酶蛋白一体化预处理分析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李晋成研究员 报告题目《水产品中典型危害因子色谱质谱分析新技术研究》

西南医科大学王敏老师 报告题目《基于毛细管电泳的药物识别与筛选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魏芸教授 报告题目《溶剂浮选-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东北师范大学杨丽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功能化毛细管微柱-CE技术的多MicroRNA分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尹俊发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及微酶反应器用于污染物诱导的DNA损伤分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张敏教授 报告题目《毛细管尺度的单窗口“多合一”检测器研制》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郭云老师 报告题目《N-烯丙基杯吡啶键合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伟峰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高原低氧促习服研究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潘建章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毛细管电泳质谱接口研究及应用》
会议也得到了海能技术、通微分析、中仪宇盛等公司的大力支持。

海能技术展台

通微分析展台

中仪宇盛展台
时隔多年,再度召开全国范围的毛细管电泳专题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的召集专家以及与会代表都有很深的感触,相信本次会议对促进毛细管电泳相关方法的开发、仪器设备的改进与完善、标准体系的建设、应用场景的拓展都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两年后,让我们再度相聚!









